讀奧修的書《親密》,有一段大意是說,兩個人的感情,如果内心深處沒有聯係上,兩個人的關係就等於存在四個人:兩個不真實的人繼續交往著,兩個真實的人依舊隔著千山萬水。因爲存在著暴露個人真實面後不被接納、不被喜歡,關係不懂能不能在風暴中屹立不倒的風險,所以,人們非常謹慎,只說該說的話,只做該做的事,至此,愛變成一種義務,但是内心真實的一面依舊在渴望著,本質的一面沒有被滿足,於是本質會越來越悲傷,會老是覺得寂寞,會越來越孤獨。
這一段,令我頭腦大大地“叮”了一聲,有種事情明白了過來的豁然開朗。
15.12.11
14.12.11
平反一下
想為“金錢買不到快樂”這句話平反一下。“金錢買不到快樂”的情況,只會出現在巨富之家,普通人家出身如我們,金錢絕對買得到快樂的,哪怕那快樂是短暫還是長遠。撇開表象的名牌物質不談,住自己喜歡的房子、隨時隨地可以進修報讀自己想要的課程、去一次毫無經濟壓力不設預算的旅行、因爲有經濟後盾可以只挑自己喜歡的工作........難道這些不是快樂?而這些心境上的愉悅,統統可以用錢換來。
道歉是一種能力
當孩子願意表達歉意時千萬不可乘勝追擊的說教,否則他會覺得說對不起更慘。蹓狗時我們邊走邊聊絕口不提早上的事,因為已經過去了!我只插播了一句,「max,道歉是一種能力,我欣賞你的能力」!(台灣名主持于美人)
對極了。對於真心道歉的人,我從來都是由衷地欣賞,而不是覺得自己贏了還是什麽的。認錯和道歉是一種能力,在這個習慣自我合理化、只懂得原諒自己的社會,具有認錯與道歉能力的人,還真的不多。
對極了。對於真心道歉的人,我從來都是由衷地欣賞,而不是覺得自己贏了還是什麽的。認錯和道歉是一種能力,在這個習慣自我合理化、只懂得原諒自己的社會,具有認錯與道歉能力的人,還真的不多。
11.12.11
求生意志乃生命本能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