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珩和她的夥伴一行人來香港演出,
反應很熱烈,
有不少現場觀衆是專程來看宇珩的呢。
現場有一台三角鋼琴,宇珩自彈自唱了一首《垃圾》,
鋼琴彈得流麗不已,
現場的演唱感染力也強,
香港友人D小姐第一次聼宇珩唱歌,
非常喜歡,
過後她傳來what's app說:怎麽她的歌會有那麽多的傷心?聼完還是會痛。
我把這點點滴滴如實告訴阿管,
阿管(應該是很開心地)回應:台下何止十年功啊。
的確。
以上所說的全部離題,哈哈,
其實我想說的是表演以後,宇珩來找我聊天,
問起我在香港住了多久啦?
五年了。
習慣了嗎?
習慣了。不過一開始就不斷在摸索,比較茫然.....
是啊,我知道,我之前在北京,前半年好辛苦。
對,儘管是熟識的語言,但思考模式完全不一樣,可以溝通,但無法有思想交集。
對對對,就是這樣,可是你已經完全融入香港了吧?
融入了。我笑。
的確融入了,有談得來的好朋友,也有固定來往的朋友,還有工作上認識的人.....
思考模式、辦事節拍也有了屬於這個城市的脈絡。
視野也不一樣了。
這個城市給我的,會令我不斷走下去,走很久很久,我知道。
只要大前提我可以做我喜歡的事,我是可以妥協于其他的不快樂時刻——譬如,壓力。
沒有完美的生活,關鍵是能不能在不完美裏找到自己想要的快樂。
雖然這班叫“香港”的列車,中間的風景也有不少瑣瑣細細的不快,掠過,掠過。成長避免不了的:經過......一次又一次.......
每次飯聚,漸漸融入得越來越好,
除了有一件事是我完全搭不上嘴的:
那就是大家高談闊論彼此的童年記趣、中學生涯,
沒有共同背景的我,只能好奇地聆聽,
融入不了,
即便我是看港劇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