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挂8號風球,取消了所有工作約會,多出了時間,正好可以好好整理一下最近所想。
友人近來遭遇情變,備受打擊,引發生理上的問題。深信自然療法的她,找上了順勢療法醫師。
醫師也用“藥”,用的是貝曲花藥。
聼朋友分享問診過程,赫然發現順勢療法的“對症下藥”,醫師擔任的角色,猶如心理治療。
醫師先問起友人身體上的病狀,
再問她近來發生了什麽事.....
再慢慢地“誘導”下,談起她的愛人、父母、小弟.......
歷經一個小時多,最後她重返童年6嵗的現場,
弟弟出生以後,家中父母長輩統統把她冷落,她再也得不到昔日的關懷,
父母不再陪她玩、接送她上學......
那被遺棄的感覺一直沒有離開過生命,
在醫師面前被勾起,哭得不能自己。
因爲這一切一切不曾被表達的傷痛,在打後二三十年的日子,從不曾被自己所察覺。
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其實非常在意。
她以爲自己接受了跟父母的緣分疏離,原來,所以爲的,只是表面。以爲的,並不是真的。
以爲可以接受的,沒有真正接受。只是在過往的日子,被掩蓋得看似完好。
而這源頭又緊扣刻下問題,那無法釋懷的傷痛、緊緊揪著心口的難過,導致生病了。
幸好朋友想法正面,覺得自己遇到這次的問題,是一個契機,去面對去解決自己深處的傷口。
專注默然聼完她的求診過程,心中感慨。
想起多年前有朋友分享她參加靈修的過程,
團中有個女人被抽中可公開咨詢個人問題之類的.....導師會就對方的問題進行治療。但首要條件是參與者願意成爲公開的見證。
貌美如花的她,談過數次戀愛,每次在過程都是好好的,但一到談婚論嫁的關頭,
就會情緒反復,然後要求分手,戀情往往不得善終,到了四十嵗依然不快樂地單身著。
女人的問題是:“爲什麽每次談戀愛談得感情最深的時候,我都想分開?”
朋友說那過程很長,女人也好像進入了被催眠的狀態,進行到後半部,女人說起童年一段不快樂的記憶:
6、7嵗的時候,父親有一天下班回家,倦極在沙發上睡着。
孩童的她因爲頑皮翻箱倒櫃發出巨響,驚醒父親,父親暴躁地彈起來,隨手拿起衣架打了她一頓。
父親平日極疼愛她,那是第一次對她動粗。
日子徐徐前進,事件早已被大家淡忘,沒有想到是次事故已經在她心裏埋下仇恨的種子。
她沒法接受疼惜自己的父親忽如其來的傷害,潛意識裏,她要傷害愛她的男人作爲報復。
於是每一次感情最好的時候,就會想要分手,任憑對方苦苦哀求也不回頭。自己也不明白爲什麽。就是想要分手。
其實每一次都在報復那個無緣無故痛打自己的父親,要他領略那個憤怒痛苦。
記得當時聼完這個故事真的悚然一驚,
想到的是,
不懂自己的意識行爲下,有多少是被不自覺的潛意識反射所主宰?
我們認爲不在乎的,原來是自己最在乎的,所以不敢承認。
我們認爲在乎的,其實又沒有自己所想的在乎。
我們的受想行識,層面之多,何曾被自己完整地了解?
而核心的脆弱會被種種自衛方式重重包圍。
我想起老生常談,人性的複雜,
進一步體會,
不是人故意要這麽複雜的。
身而為人的難處,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
4 則留言:
10个惊!!!
May I know what do you call this kind of treatment in English term. Please advise. Thank you.
Bach flower remedies,源自英国。
沉默是最好的尊重。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