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2.11
再見2011
28.12.11
反方向思考愛
25.12.11
關於連環殺手的疑問
“爲何連環殺手幾乎清一色是男人?”
難道跟男人的基因/荷爾蒙/生理/心理機制有關?
男人比較慣性壓抑以致心理容易扭曲?
24.12.11
這才是蘋果嘛
23.12.11
一個人的art jam
身上的灰塵
「樂民,你有沒有試過為一個你很尊敬的人診症?」午飯時 L醫生問。
「有。」我不用細想便回答,腦海中浮現好幾張臉孔。
L醫生的表情有點沮喪,我問發生了甚麼事,他說:「今天,一個我很尊敬的人來看病,但他患的,是性病。我很失望啊!」
L醫生是虔誠的基督徒,也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你知道那說明了甚麼嗎?」我問。
「說明了甚麼?」 L醫生反問。
「你很尊敬的人,」我說:「其實也只是一個人。」
我們的教會,是一個罪人的教會;因此,當我們發現別人不完美時,毋須難過,說到底,自己也不完美。耶穌正正是為了拯救罪人,才來到世上。
如果一個醫生說:「我做手術,從不出現嚴重併發症。」那是因為他做的手術不夠多。
如果有個人,你看不出他有任何瑕疵,那是因為你認識他不夠深。
人生是一條路,我們一邊走,一邊有灰塵落在我們的身上,我們拿出小毛巾,不住的擦。
如果灰塵落在你身上的多,你擦掉的少,抵達終點時,你鋪滿了灰塵,我再也認不出你來。
如果灰塵落在你身上的少,你擦掉的多,抵達終點時,你一塵不染,恭喜你,你成了聖人。
只惜能當上聖人的,極罕見。
朋友們,努力地擦吧!但願那一天,我們彼此相遇,大家都能叫出對方的名字。
22.12.11
我的心會記得
21.12.11
厭世
生命開闊的喜悅,往往得需要面對極大的痛苦去萃煉。痛要痛到盡,苦要苦到底,否則,關於心靈的解放,只能遠觀無可近觸;關於生命真正的慈悲與宇宙智慧,永遠和我們隔了一層。然而,要歷經多少劫,才得到開悟的一瞬間呢?
有時候,會忍不住想,作爲孩子,是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來到這個世界。如果每一個父母,聼過、了解過孩子内心世界的一切,看見他們在人世要經歷的一切,會遭遇的内心掙扎、苦痛、失落、不安......會不會產生憐憫,寧願從來沒有把孩子帶來世界?如果某些父母有正視過生命會經歷的磨難,還會不會輕言生孩子呢?更多時候,父母透過撫育新生命學習人生意義、完成自己、找到使命.....到了孩子,他/她很大可能也會把路走一遍,這個輪回,不累嗎?
我的生命質量其實不差。但因爲真正體恤自己活著的不易、累世的身不由己,真的覺得,可以脫世,其實圓滿。
19.12.11
今天開始用花藥
順便跟導師Arden買花藥,Arden說可以選幾個處方調成一瓶。當我仔細讀著花藥處方及針對的情緒、個性特質的列表好作挑選時,Arden笑說,你要不要試著凴直覺去挑?哇,好啊,我喜歡這個凴直覺。便放下了手頭上那張紙,在花藥木盒裏憑心意挑了三支交給Arden。Arden一看,呵呵呵說:“一個是for硬頸偏激,一個是for要自我求過高十分挑剔,一個是針對疲乏感。”
在旁聽著的好友J和我馬上反應:哇,直覺好准啊!!
我也覺得直覺不可思議。
今天開始用花藥。
15.12.11
因爲本質沒有被滿足
這一段,令我頭腦大大地“叮”了一聲,有種事情明白了過來的豁然開朗。
14.12.11
平反一下
道歉是一種能力
對極了。對於真心道歉的人,我從來都是由衷地欣賞,而不是覺得自己贏了還是什麽的。認錯和道歉是一種能力,在這個習慣自我合理化、只懂得原諒自己的社會,具有認錯與道歉能力的人,還真的不多。
11.12.11
求生意志乃生命本能
10.12.11
9.12.11
是誰把簡單標簽化了?
縂的來説,我喜歡富裕而簡單的生活。
8.12.11
作品
作品發表以後,它的命運便不受我控制。每部作品,都有它的生命。
最開心的,是看過的人反應說受到感動。在那個點上,我們的心靈,聯係上了。
創作便是這樣的事,情節可以是假的,情感永遠是真的。真感情,永遠是堅強同時脆弱著的事情。
7.12.11
你心裏是知道的
再也認同不過。靜觀内心,答案就在裏面,而不在外面。當然,因爲面對真相以後,自己賴以生存的虛築美好世界便會崩塌,所以選擇逃避,故意不去聆聽面對,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你要知道,幸福不是人生的或然率,而是來自你選擇的結果——選擇對自己不誠實,是不是令你走上幸福的路?這個答案也不是旁人可以告訴你的。
30.11.11
28.11.11
27.11.11
可怕的Len力
“初榨橄榄油,根据我们在专卖店询问的结果,
采下来的橄榄,有分一采下来就榨油、放五天再榨、放十天再榨......等微细分别,
味道竟然都强烈的不同,
用来配合不同的沙拉,不同的食材,
讲究到一个地步。”
“他们专门卖橄榄油的,
一列整排精致的大桶,
底下有水喉开关,
老板一面讲解每一桶的特色,
一面用塑料小茶匙,
一点一点的给你试味道,
然后你选一种,他就用本店标志的瓶子给你装,
从小瓶到大瓶都可以。
我们不是食家,对老板的橄榄油狂热不是很上心,没有向他学习更多。
祝愿你很快有机会深刻品尝橄榄油的各种滋味,
相当惊人的”
“BTW,
如果你也狂热,
水域之塔的这家橄榄油专卖店,
店主甚至有负责把他的产品邮寄到澳洲等地去给他的老主顾,
你如果要买(?),
我们可以替你每种口味都要一小瓶,
附上详细说明给你,把你变成专家。
但是你就要花好多钱了。”
就橄欖油交流了一番以後,我在想,什麽時候,有機會到普羅旺斯那家橄欖油專門店去?慢慢品嘗不同橄欖油的滋味?
可怕的事發生了!
兩個禮拜前吧?中環開了這家專門店!!
裏頭擺賣的,就是普羅旺斯的特色食品,主打的,是橄欖油。
裏頭有一整排精致的玻璃桶,
下面有水喉開關,
可以試味,
還可以調配自己要的橄欖油.......
Len力真是不可思議!!!!

(借用朋友Daphne的照片)
24.11.11
愛有沒有條件
父母是我們學習愛的第一個對象,父母的態度,是信念的源頭。天下的父母是不是一樣的?當然不是。有的父母可以無怨無悔,不問回報;有的父母自私苛刻,養兒防老。然而,是不是可以把人世遇到的種種不好的,都推到父母身上去呢?要的話當然也可以,因爲這樣便不必自我承擔,逃避成長。只有成長,便可以outgrow父母給我們的影響。
誰都希望遇到一個可以無條件愛自己的人。可是,有沒有人反問過自己,可不可以無條件愛一個人?如果自問沒有能力無條件愛人,又怎能眼高手低地企盼有人無條件地愛自己?另一個重點是,你在什麽層次,便會遇到什麽層次的人來跟你相遇和相愛。你如果不具備那個“無條件被愛”的容量,即便真有一個願意這樣愛你的人來到面前,你也沒能力去接受,結果只有錯過。自己沒有準備好,“即使天使出現了,魔鬼的眼睛是看不到她的”(素黑)。先別去想無條件的愛那麽超然的層次的吧,可以先問問自己,愛的心胸有多廣多濶,那其實就決定了你愛的命途。
23.11.11
終究會回來的
“任何體驗如果未達到極致並終歸寂滅,都會重新出現,悲哀總會回歸。”――黑塞《悉達多》
“我經常會有那種感覺,如果這個事情來了,你卻沒有勇敢地去解決掉,它一定會再來。生活真是這樣,它會讓你一次次地去做這個功課,直到你學會為止。”——廖一梅
“你極力迴避的,會自動找到頭上來。”——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
+++++
說的就是:你所迴避的問題,是不會因此消失的,它會以同樣或不同的姿態出現,提醒你去正視它。
隱隱知道但從不肯去面對、或缺乏自覺性的問題,會以命運之姿出現。
22.11.11
那一年的下午茶。
有翅客?冇翅客!

昨天傍晚收到一份新聞稿,真是開心又感動。因爲,終于有大集團、具有影響力的奢華品牌以身作則,對業界的影響,將是一石擊起千層浪。
“「翅客」在半島酒店大快朵頤,快將成為絕響。半島酒店集團昨宣佈,在香港、北京、上海、東京及紐約經營的九間酒店,明年元旦起一律停售魚翅食品,至於措施公佈前已確認包括魚翅菜式的酒席則獲豁免。行政總裁郭敬文表示,停止供應魚翅是為海洋生態資源保育略盡綿力,希望起到牽頭作用。
半島酒店發言人補充,去年起已大力推動無翅酒席,為鼓勵新人選擇無翅婚宴,會贈送入住酒店房間一晚,此安排大受歡迎。他又指,魚翅並非半島酒店主要收入來源,即使停售,對營運不會構成大影響,會以其他名貴海鮮菜式或燉湯替代。環保團體指半島是全港首間全面停售魚翅菜式的大型餐飲業機構。
全球面臨絕種威脅的鯊魚品種,由 1996年的 15種大幅增至去年的 181種。本港作為全球主要魚翅市場,去年魚翅入口量達 4,460噸,為入口批發商帶來 13億元收入;經本港轉口的魚翅產品達 4,935噸,經濟效益達 6.2億元。”(摘錄《蘋果日報》)
宴會菜單有魚翅,很多時候是爲了面子,因爲昂貴,夠體面。前兩個月在一豪華婚宴上,忍不住吃了擺在眼前那碗靚魚翅,真是内疚至今。但那是自己想吃,就無話説了,就是要承受被良心責備的後果。人的意志當然有軟弱的時候,希望我的意志越來越堅定;也希望大排筵席的新人豪客,也可以不再被面子左右決定——很多時候,這種“細節”,比起門面功夫更能反映你真實的個性。大家一起努力吧!
20.11.11
總算學會
回想自己,無力感最重的時候,就是想要掌控事情及其發展的時候。包括想要掌控自己,要自己成爲心目中想要的那個人。
某個程度上,也是一種不信任:不信任別人,不信任生命,也不相信自己。
幸好,總算學會,盡力而爲,但隨遇而安。
生命從此不一樣。
19.11.11
前天,我的保險經紀來找我喝茶,跟我傾訴兒子的一些狀況。我聼了笑,她問我笑什麽?我說:“難道你沒有發現,你兒子的問題,其實跟你一模一樣?”她怔了,沉思一會,說自己從來沒有這樣反省過,但這麽一說,倒是發現是真的。
越來越發現,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充滿投射:孩子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常用小動作來得到額外的關注鼓勵並且好像永遠都不夠,因爲父/母正是這樣的人——而大部分的父母,只曉得聽從專家之言,多讚美鼓勵孩子,卻不懂最關鍵的,是要自我反思、對話,建立自己真正的自信;小孩自殘,但小孩的焦慮來自她母親常常上網,找最新的教育法用在孩子身上,孩子成了母親的實驗品。凡此種種......陪伴另一個生命成長的人,往往忽略了,自己其實也很需要不斷地成長。
我不是專家和權威,我只是冷靜的旁觀者。而我也在不斷追求成長,因爲實在太明白,生命這條路,只有自己是自己的終極陪伴者。
從奶粉到紅酒
我不是母親,對於這樣的資訊,都是大概看過。對於母乳的妙處,以及奶粉的“不妥”,幾年前Len在舊blog寫的一堆文章,絕對是啓蒙。埋下了種子,所以看到相關言論和資訊,也會多看幾眼。
倒是這句“藥廠要在你身上賺錢,什麽報告也買得回來”,令我有了延伸的想法。
幾個月前在機緣巧合下,跟一位頗有名望的酒評人一起吃飯。席間,有人說起“一天一杯紅酒”對心臟血管有益。這位酒評人嗤之以鼻的冷笑,說:“酒商要賺錢,要把葡萄酒的形象重新包裝,有錢,當然有辦法促使某些報告面世,把單一功效放大,誇大其詞,然後再花錢請一些醫生、專家來出來說幾句......你不能說他們騙人,但他們只是說了事實的局部而不是全部。背後的商業手段,是許多人不知道的。但世人就是崇拜專家、迷信權威,結果,紅酒就被成功重新定位......群衆也成功被洗腦。” 我忍不住問:“那你們這班寫酒的劉伶,豈不是當作笑話來看?” 他笑答:“這個當然。”
從奶粉到紅酒......都是同一件事。這個世界,最需要的不是專家和權威,也不是排山倒海的資訊,而是每個人一顆明澄的心,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
15.11.11
遊客和旅人
14.11.11
奇遇(?)
的物品内容,會在填寫遞送表格申報物品内容時“作假”(我是個喜歡作弊的學生!),也應該每次都過關;什麽速遞公司可以寄食物,什麽速遞公司不可寄食物,統統了如指掌。
最重要的是,我記得每一次去寄東西,心裏都是很開心的。
12.11.11
11.11.11
Hold不住
9.11.11
讚美
能力被肯定常有,人格被肯定倒是較少。當然不是自己的人格有問題啦(p/s: 也許是有的....哈哈),而是一般交談/交流不會切到這個點上。
真開心。
3.11.11
橄欖油和熏衣草蜜糖
親愛的Len在六月回馬時,帶了小手信送上門送給我父母,又講了一番動聽的話哄得我媽很開心。
甜言蜜語我沒聼着,手信倒是終于看到了。不看尤可,一看之下,眼前一亮再亮!
先說那個薰衣草蜜糖吧!那是普羅旺斯有名的特產,當然,季節限定。曾經在法國餐廳吃過一客味道非常清香的creme brulee,就是用薰衣草蜜糖調味的。所以,已有先入爲主的好感。
至於那小小罐的橄欖油是重點!一看瓶身上的招牌貼紙,嗯,是特級初搾橄欖油。好貨色。特級初搾橄欖油是橄欖油中的頂級貨色,油質最清最純,因爲嚴選上等橄欖,再以冷縮方式萃取,所以保存了橄欖最高的營養價值,以及天然原始的馥郁果香。因此,特級初搾橄欖油不宜熱食,適宜冷吃,如沾麵包、拌沙拉、拌麵等等。
然後,我再看仔細點,貼紙上有小小的“標簽”......我的媽呀,Len送的這罐特級初搾橄欖油,竟然還有普羅旺斯AOP保證!歐洲好些地方都出產橄欖油,但擁有AOP保證的,是世上最好的橄欖油之一!!AOP是法國一個很有公信力的百年品質保證系統,專門針對農產品的素質而定。AOP的評價十分嚴謹,對特定土壤、氣候、環境、耕種方法都有要求。即便你把同一棵得到AOP的橄欖樹,遷移到農莊附近,在相同的氣候和環境下,以同一個方法去種植,也不能貼上AOP的標簽,因爲土壤未能符合品質要求。法國可以生産舉世聞名的葡萄酒,當然也跟這個系統有關係了。
太開心了,如獲至寶一樣!!記得蔡瀾講過,如果你真的識貨,那便是對食物以及在過程中付出的人,最高的尊重。Len,我想,這是我回報你心意的最好方式!謝謝你!!
完結悲傷
關於完結悲傷......
有些悲傷,並不是莫名的,依附在生命,這些年。
它並非不可被了結,而是不想它被了結。有時候,是自己選擇可以有一點點沉溺于迷執。超越了悲傷,當然海闊天空,但就失去了某种令自我感覺活得精彩、有重量的戲劇元素。悲傷的歷史、情緒,令人不快、難過,而詭異的是,也是自我肯定存在價值的方式,因爲“快樂都是大同小異”,悲傷令我們看起來與別不同。甚至,有時候縱容自己多一點,覺得那是寫作的必備元素。也許,這是沒有驚世才華的我,一種精神憑藉吧。而其實,我多少也忽略了肯定自己異常的敏銳感受力、洞悉力,及抽離感受的理性冷靜,也實在是高人一等。
終于,我想了結其中一個心癮。我想,這是一種成長。我想試看看少了一種執著的心境,讓輕取代重的存在感,人生是怎樣的不同。
2.11.11
投入感動
日期: 2011年12月 18日(星期日)
時間: 10:00 ~ 19:00
地點: 上環 文咸東街135號 1905室 黃偉德自然醫學中心
對象: 願意去投入生命的感動,有勇氣去了結疾病、痛苦、不幸的,特別歡迎未曾參加黃鼎殷醫師《人生動力工作坊》朋友
導師: 黃偉德、黃斯薇
費用:$1280
*********
介紹
*********
疾病是身體面對環境轉變的適應過程,治療應順著疾病和症狀的方向,不可逆之而行。人生動力療法,是一套完整的體系,視生命的疾病、痛苦、不幸,為未完成的情緒及情情境 (稱為設定),藉著靜態及動態的靜心技巧,加上個人及團體的練習,讓我們潛意識中的設定 (未完成的情緒、情境) 呈現並輕易完成,了結疾病和不幸。
例子:
⟳ 摯愛親人死亡的憂傷,潛意識中有追隨陪伴的意圖,如果這憂鬱未有完成,就會造日後生命中的憂鬱、想死,甚至得到致命的抑鬱症、癌症。
⟳ 父親性情火爆亂罵人,孩子會感到憤怒,但無法表達,這股未完成的的憤怒,日後將會讓自己變成跟父母一樣的火爆憤怒,易患肝病,而他跟下一代也出現一樣親子問題。
⟳ 孩子看到父親辛勤工作很痛苦也要死撐,感到很同情和對爸爸的愛,於是潛意識的影響下,他將會也會工作很辛勤工作很痛也要死撐,常有疲累感。
⟳ 母親因為讀書少而自卑,結果將學習成就的期望投射到孩子身上,常斥罵孩子不用功唸書就沒有將來,孩子怨恨母親的嚴呵,但這怨恨的情緒沒法完成成,將來也易會對上司/老闆充滿怨恨,感到被指讀書不夠又要求嚴苛。
⟳ 曾被意圖墮胎的孩子,常會有被殺害、快要死亡的感覺,這種死亡威脅的情緒未被完成,也會伴隨一生,常感到快要死亡,缺乏生命的熱情。
⟳ 家有墮胎、流產的兄姊,接著的孩子會有被遺棄的感覺,以及對父母的莫名怨恨或感情不佳。
⟳ 母親懷孕之時,家庭經濟結据,擔憂金錢問題,擔子很重,孩子長大後,也會容易為金錢而擔憂,容易出現腰患。
⟳ 父母交合之時,母親感到被逼,孩子將會對性事會感到厭惡,影響到他 /她的親密關係,易有陰道炎。
這些未完成的情緒和情境,源於我們的童年經歷、幼年傷痛的烙印、胎中記憶、父母承傳。而身體能量流動的淤塞,器官功能下降,疾病症狀的出現,都是未完成的情緒和情境的結果。我們常用的方法,止痛藥、退燒藥、消炎藥、降血壓藥、抗抑鬱症、抗焦慮藥等等,只是對抗真正的療癒,暫時麻木自己、繼續逃避的方法;一般心理的治療,以認知行為方法去告訴自己應該怎樣去想,以正面思考,強行重新編寫腦中語言程序,強裝樂觀、正面、光明、慈愛,也是騙人騙己的方法。
人生動力療法是由臺灣國際自然醫學專家黃鼎殷醫師研發出來的順治哲學和工具,目的就是讓我們投入感動,完成感動。歡笑是感動,憂傷是感動,憤怒是感動,愧疚是感動,恐懼是感動,但我們願意、有勇氣去面對不同的感動,就可以去完成感動,感受生命的真實,活出更精彩的生命。
**********
課程內容
**********
一、順著症狀和情緒的非對抗治療哲學
二、完成情緒的多種靜心方法,讓我們去完心中憂傷、恐懼、怨恨、痛楚、憤怒、遏抑的情緒
三、團體 (排列) 的人生動力療法
活動中將不單會闡釋心靈療癒的順治方法,更著重實踐練習,針對每位參加者的主要健康或情緒問題去處理,讓背後相關的未完成的情緒及情境迅速地呈現,並得以完成。
**********
報名方法
**********
1. 請把你的全名、電話、電郵 送至 info@gentlemedicine.info 留座
2. 然後轉帳恆生銀行戶口:383-736816-883, 並把收據電郵給我們
3. 或寄支票到香港上環文咸東街135號1905室, 支票抬頭:黃偉德自然醫學中心
**********
導師
**********
黃偉德 (Arden):自然療法醫師,專攻順勢療法(homeopathy)、花藥治療十多年。近年來,再配合黃鼎殷醫師研發的「人生動力療法」(整合東方儒、 釋、道文化及德國海寧格的家庭系統治療的醫學),發現治療功效更深更強,更能直指人心,感動人心。 黃偉德持有澳洲古典順勢醫學專業文憑、健康科學學士,香港傳統中醫學証書,為英國貝曲花藥國際証書課程 (香港區) 首席導師,著作有《吃的自然的吃》、《因為花藥,我學會了愛》。
黃斯薇 (Michell):註冊教師,曾任教於國際學校。她啟蒙於英國夏山學校及美國瑟谷學校的自主教育理念,為了專業資歷而到美國攻讀心理學及幼兒教育學位,期間她才發現,一個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心靈的成長遠較專業資歷重要。教師、父母的自己觀照,才是跟孩子深厚愛的關係的基礎。除幼兒教育工作外,Michell 現正創作童書繪本、研究亞洲花藥、編寫花藥書籍, 籌辦順勢療法及其他身心靈療癒課程活動。持心理學/幼兒教育學士、社會學學位。近兩年來接受「人生動力療法」訓練,特別用心於親子、教育的課題上。Michell 看來單純,其實是個叛逆的靈魂。
馬賽族部落之鑽木取火
1.11.11
附屬卡
然而,爸爸給我,我就大方收下。我知道他的心事,女兒嫁到國外,就讓她有些東西傍身。跟老公吵架,沒有娘家可以回,就拿著爸爸的卡去住酒店,讓他來哄你回家。爸爸說。看,不難明白我爲何底氣十足了吧。因爲有個人那麽愛我,我才可以這麽任性。
這張白金附屬卡,限額大,大到令我深深覺得,爸爸寵愛我也信任我,才會給我那麽大的自由。
而事實上,這張附屬卡說用來傍身也不盡然。爸爸喜歡幫我的shopping埋單。他知道我有時候看到很貴的衣服、包包,也會捨不得買,他偷偷跟我說:“用爸爸的卡來買。”生病以後,他會打電話來:“用爸爸的信用卡去買補品來補身。”
去年,爸媽來香港。逛街時,爸爸看到一顆很美的鑽石戒指,問我要嗎?我說不要了,我不太喜歡戴首飾。倒是爸爸對那顆美鑽念念不忘,回去以後,通電話還是跟我說起:“你真的不要?你去刷卡買啦,爸爸送給你。”
我都成年甚至快中年了,在他眼中,還是小公主,縱容著我的脾氣和任性。這麽多年來,爸媽從來不曾開口跟我拿家用,沒有。只是不斷不斷付出。
某個程度上,我對人的態度,承襲了爸爸。如果有朋友覺得曾經受惠于我的付出,那其實應該謝謝我的爸爸。也是因爲有這麽一個對我極致疼愛又有能力去給的爸爸,我會相信,這個世界上,有些人的付出,可以不抱希望,不求回報。只要對方開心,只要對方過得好,就夠了。
31.10.11
令人深深失望的吉隆坡
好友說:“就如阿管講的:不是我要“倒米”,每次國外朋友說要來,我都叫他們去檳城吧,去海島吧,來吉隆坡搏被搶咩?” 的確。國外朋友問起我吉隆坡,我因第一時間擔憂他們的財物+人身安全,叫他/她們最好不要去。
實在有太多的朋友,試過在停車場取車、車子停在紅綠燈前時(被電單車劫匪砸破車窗)、走在街上......被搶劫。
好姐妹K義無反顧辤掉工作,到瑞士深造,其中一個原因,實在是受夠生活在這個地方的種種無力感。我記得她跟我說:“這個國家真的很有問題。” 我想起微博上看過的一句:“感謝那個你爲他犧牲了青春的祖國,因為他一塌糊塗,你才放眼世界,心靈自由飛翔。”
實情的確如此。
29.10.11
28.10.11
27.10.11
Walking safari
那些愛與傷害
轉載,由衷地認同:
“不要讓那個喜歡你的人,撕心裂肺地為你哭那麼一次。因為,你能把他/她傷害到那個樣子的機會只有一次。那一次以後,你就從不可或缺的人,變成可有可無的人了。即使他/她還愛你,可是總有一些東西真的改變了。”——安東尼《這些都是你給我的愛》
沒有傷過心的人,會知道傷心的感覺麽?我想,我最大的缺陷,就是承受不住傷心的重量,忍受度幾乎是零。
26.10.11
肯雅行最值得記下的
我首次踏足非洲,就到了極度精彩的肯雅。是次旅程的豐盛,察覺到内在被感化,帶來的轉變。
有兩次畢生難忘的美麗,只能用文字這樣分享:
(一)
來到橫跨赤道的肯雅山,入住的莊園飯店有出租單車。傍晚,和一眾同行的中國媒體,興致勃勃地踏上單車逛山去。唉,跟那些“在娘胎便會騎自行車”的中國人一起踩單車,我當然非常技不如人,時常落後。但落後的風景,也一樣無以倫比的美麗。
頂著落日的溫柔餘暉,讓單車隨著山路傾斜的小幅度徐徐前進,輕鬆得很。山風像是冰凍過的啤酒,身子沐浴在蜜色的斜陽裏,渾身都是愜意。一路上經過看不見盡頭的大草原,經過在低頭吃草的羚羊、綿羊、牛只、野兔、斑馬,在玩耍的野豬......身邊,天大地大,物與景交融,寧靜、微微寂寥而明亮的心情,單車前進的速度,像是電影裏的慢鏡頭,略過,再略過,美麗與美麗不斷交替。我想說,那一刻的快樂,是我人生裏從未試過擁有的。我此生都會記得吧,我曾經在非洲大陸的一個角落,踩著單車,經過它的平原,和平原的子民擦身照面。下午的陽光,如奶酪片一片一片的印在天幕,天空的底色卻透著湛藍。如此細膩,如此生動。
而最重要的是,那一刻快樂,是我人生裏從未試過擁有的。當下真的讓人感懷,原來人生還有新的快樂可以被發掘。
(二)
從肯雅首都奈洛比(Nairobi)乘搭小飛機到安珀西利(Amboseli)。由於小飛機只能低飛,所以,往窗外看,不時看到機翼穿過雲朵,又或者忽然沖入雲團中被包圍。
飛機駛入安珀西利的上空,天啊,往寬闊無垠的地面看去,看到斑馬群在奔跑、象群以隊伍方式徐徐前進,還有長頸鹿三五成群地昂然闊步卻不失優雅的姿態.....全以俯瞰鏡頭收錄在我眼底。更令人驚喜的是,此刻發現我乘坐的小飛機處於彩虹圈中,被這美麗的七色光暈360度包圍,太美了!太美了!太美了!太美了!讚嘆一百次也不足表達!!這一切的一切,都無法用相機拍下,只能用有限的文字敍述,我當時感受的無盡幸福。
在安珀西利(Amboseli)的小機場留影。
19.10.11
巨掌
18.10.11
真的在肯雅
13.10.11
遺囑
12.10.11
和村上春樹最近的距離
11.10.11
馬賽魚湯
今天中午到Petrus吃飯。來自法國波爾多米芝蓮二星食府Le Sanit-James Hotel Restaurant的主廚來Michel Portos獻藝,擔任Petrus的客席廚師一個月。Michel Portos的菜單中,主菜我點了鮑魚配沙丁魚湯。這魚湯啊,我喝一口,便被它的濃郁震懾了。 味道濃烈得猶如牛肉清湯,一點也不像魚湯。那股濃烈跟鹹只有一線之差,但絕對不是鹹,因爲,菜色一旦稍鹹,我會有反應,需要喝水,屢試不爽。這魚湯的濃,到了盡頭,鮮味活了過來。後來廚師出來交流,通過餐廳經理的翻譯,我問起魚湯怎麽做?爲什麽會好像濃縮汁一樣?廚師說用沙丁魚啊,魚要先烤香了才去熬湯,才有香氣。而關鍵是比例:一公斤的魚,兌一公斤的水去熬。難怪啊。廚師說,這食譜是馬賽經典的食譜。我一聼,馬上說,啊原來如此,我要跟一位住在馬賽附近(?)的朋友分享,我今天吃了這著名的bouillabaisse。廚師聼了笑,說我的朋友一定很為我高興的。
順便分享甜品,法國金桔蓉聖特羅撻(St. Tropez torter, kumquat confit) ,清甜不膩,造型真美,像一朵盛開的花!

10.10.11
愛需要天真.......
最近有一首作品發表。是的,是一“首”,歌手黃俊源的單曲《靠近了》,是6、7年前的填詞的作品。那時候常常幫作曲的朋友填些歌詞,好讓他們製作demo賣歌。現在想起,我也簽過好幾家版權公司了,當我還在做著林夕Wyman夢的時候。重聼這首歌,聽到歌詞中這麽簡單的一句:“靠近了,愛需要天真去重蹈復轍”的時候,真的笑出來!Oh my god,那時候我已經很了解愛情!!
8.10.11
假面誠實
讀到黎堅惠寫Steve Jobs的一段,恰好和自己近期内新感受的呼應:
“ 作為一個還活著的人,他的一生對我還是有很多的啟發,先不說那「人活著要創新」,因 為大家都知道和明白,我想說一些其他事。他人肯定聰明,被親生父母遺棄,那傷口應該很深也很大,也見證於他後來的感情生活模式上,傾向不負責任和難以面對 責任的痛苦。據說他也參禪問佛,但我覺得他可能只願停在一個哲學層面上,也就是說在腦筋層面上,他明白禪和佛,於是將之放在產品設計、推廣和溝通上,但這 些理論似乎未有深化成為一種體悟。禪是一門很實際的世界觀,是關於事物的二元本質,有生就必有死,有光就必有暗,這個他很明白。這種領悟令他在產品開發上 戰無不勝,節節領先,因為他明白虛與實、正與反、軟與硬的物質世界精粹。”
近來真真切切地體會到,如果一個人把所明白、掌握的靈性資訊,當作哲學來細賞,最終餵養的是腦袋,而不是心靈。可是另一方面,這些靈性資訊會令頭腦以爲已經面對了自己的真相,表面上已經對自己誠實了,事實上只是在心理機制裏,把個人的問題埋藏、把感受逃避得更深。打個簡單的比喻吧:有一天你暴烈地大發脾氣,出言傷害了別人,後來檢討,要找出暴烈的源頭,這個暴烈固然有個源頭,也很有可能助你開脫個人的罪惡感,但最終你卻逃避承認,你的暴烈是因爲妒嫉感在作祟,你借著一些“技巧”,避開了面對這個陰暗面, 同時合理化了自己,認同自己的“誠實”。
也許,假面誠實,是心靈發育的必經之路?